前言
在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基础资源大会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报告》采用“发展历程—政策环境—技术生态—应用探索”的分析框架,深入研究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在产业发展、投融资、用户使用等方面的情况,展示了社会各界对这一新兴技术的探索与实践。旨在为政府部门、国内外行业机构、专家学者以及广大公众了解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应用发展现状提供参考。
高标准产业初步形成
以大模型为核心的人工智能产品正以飞速的步伐不断升级。截至2024年7月,我国已有190多个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大模型完成备案并上线,为公众提供服务,极大地丰富了用户的选择范围和个性化体验。从文本创作、图像生成拓展到数字人、视频剪辑等领域,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正逐步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就像常规软件一样,与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紧密融合。
*
生成式人工智能产业加速演进
©CNNIC
*
发达地区成为领头羊
©CNNIC
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规模大、涉及面广、场景丰富,是人工智能融合应用的重要领域。在工业制造领域,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可以进行自动化数据分析,辅助企业进行生产决策,提升企业的智能化控制与决策能力。
“智慧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在农业生产领域,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可以回答用户提出的农业知识问题,同时支持多模态交互,在育种、种植、养殖、遥感和气象等多个农业实践场景下得到应用,推动“智慧农业”向深向实应用。作为新质生产力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拓展,人工智能正以其不可小觑的力量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
“人工智能+”助力服务业提质增效
在“人工智能+千行百业”的发展浪潮下,科技企业成为服务业数智化的助推器。通过技术、平台开放,助力服务业 “数智化”转型升级,通过技术和解决方案的开放助力行业降本增效,同时新技术也带来新的消费体验,让文旅消费、生活消费焕发出新活力。